从"Owacon"到"Emo"的无印良品园区项目受到年轻人的支持。

从"Owacon"到"Emo"的无印良品园区项目受到年轻人的支持。


"我认为,今后将重新审视园区存在。"——在距今七八年前听到了这样的话。东京郊外有很多1000户以上居住的"猛犸象园区"。


【图像】无标记设计的室内(共6张)

 听说最近改造小区房间,享受新小区生活的人正在增加。那么,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跟随消费趋势,从事零售、服务业咨询30多年,由Mugamae代表经营顾问岩崎刚幸进行分析。

课题堆积如山的园区 曾经像"塔瓦曼"一样的存在
 最初小区一般是指住宅集合体。有计划地将住宅集中在一个地方建设的地区称为园区的情况很多。词源可以追溯到相当于城市再生机构(UR城市机构)前身的"日本住宅公团"的前身"住宅营团"。住宅营团在20世纪40年代进行的项目"劳务者向集体住宅地计划"的"集体住宅地"被省略,好像变成了"园区"

 此后,50年代中期由日本住宅公团开始建设的公团住宅作为近代住宅,是憧憬的对象。从那里到东京郊外,为了上班到市中心的上班族家庭,开发出了很多居住区域。那种地方被称为床城。"床"+"城市",即"只为了睡觉而回去的街道"的意思。这是只针对劳动密集型经济成长期的命名。

 也有人把刚登场的园区形容为像现在所说的"塔瓦曼"一样的存在。所以才具备了新的生活要素吧。位于餐厅中心的4层(或5层)混凝土建筑。每栋建筑的间隔也很大,而且用地内有很多公园,居住的地方是城市中心企业的上班族。为了公司的成长,还有为了日本的成长,24小时挺身奋战的上班族家庭的住宅--这就是园区。

 但是,在园区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就业后离开园区,在市中心租房子或在其他地区抚养孩子,园区里渐渐没有人了。不久,以园区为中心的所谓新城市,作为老年人居住较多的地区,鬼城化开始令人叹息。据国土交通省调查,住宅园区的问题意识有"高龄者多"、"空房多"、"交通功能低下"等。另外,社区薄弱也是一个问题。